上个星期四给文友介绍了“水果禅”,
得到了许多回馈,原来正念进食可以有这么多的体会。
当我们用正念进食的时候,我们是可以深观一些道理的,一行禅师曾指出我们不是身体的主宰者,我们是身体的照顾者。的确,一直在滋养身体的是来自宇宙及许多人的关爱。放进口里的食物是大自然及许多人的辛劳,因为这份礼物我们才会存活下来,希望大家带着感恩的心,好好照顾自己,珍惜这一期的生命!
于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以下的文章,请细阅。
生命,不只属于我们自己
文:圣严法师
人活着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打击和挫折,而要从种种逆境与不如意之中坚强走过来,确实辛苦。但是,也只有活着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有改变和改善生活的机会。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不论是选择何种方式结束生命,都是非常痛苦的事。凡是自杀的人,死亡以后,自杀的情境会在转世之前,不断地跟着他,重复上演,直到业力解脱为止。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具有两项任务:一种是受报,另一种是还愿。如果今生该受的业报尚未清偿而自杀,就像是欠了一身的债款不还,逃避躲了起来,债务不仅不会消失,反而可能变本加厉地向你要回来,业力是不会凭空消失的。
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国际防治自杀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uicide Prevention,简称IASP)主席布莱恩‧米谢勒(Brian Mishara),参加由法鼓山人文社会基金会所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关怀生命奖颁奖典礼暨自杀防治论坛。
这个活动的主题是「关怀生命」,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关怀他人能过平安、健康、快乐的生活。提到生命,人的生命究竟属于谁?有的人认为,从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中的生命,完完全全属于自己,因此由自己支配,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其实这种想法是相当片面的,甚至可说是一种自私且不负责任的态度。
大家不妨想想,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难道从一出生开始,就能够独立成长、茁壮吗?绝非如此。人自出生以后,除非是夭折的孩子,否则都会历经一段受保护的襁褓期,在父母与家人的照顾之中,逐渐成长,而在现代繁忙的工商业社会里,小孩子通常是在保母或者育幼机构的照护下长大。这说明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并非自己可以主宰,而必须倚赖着各种各样的「外缘」,才能维系我们的生存与成长,乃至成家立业,对社会有所贡献。
活着,就有机会改善
因此,人的生命,并不是想活就能够活,活着的时候,必须要有各种条件的配合;当然,也不容许想死便死,生命并非片面属于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没有自杀的权利。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与父母家人相系,与同侪友人相亲,也与社会国家和天地自然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一个人是孤单的,也没有一个生命是无依无援的。我们的生命,是与我们的「关系人」共同相系,因此对于「关系人」:家人、朋友、师长、社会,乃至整个宇宙,我们是有责任、有义务,而要回报奉献的。这份责任,不一定是对社会有所贡献,但是最基本的,每一个人要善用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克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这才是真正发挥了生命的价值。
然而,不可否认,人活着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打击和挫折,而要从种种逆境与不如意之中坚强走过来,确实辛苦。但是,也只有活着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有改变和改善生活的机会。很可惜的是,有一些人,当他们面对生命的低潮时选择逃避,而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希望从此以往,人世间的纠葛与烦恼,都随着死亡一了百了。甚至有的人会写遗书,为自己的行为向父母道歉,为自己轻生造成家人的哀痛表达歉意。其实这种道歉是没有用的,无济于事,尤其是自杀的这种罪恶,是怎么也弥补不了的。
因此,我要再度呼吁:生命的权利,并不仅是属于我们个人,而是与所有的「关系人」密切相系;生命的存在,绝对不是孤立无援。我们的「关系人」,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都会愿意伸出援手,有的可能是提供金钱或物质上的支持,有的则是给予情感上的关心、祝福和鼓励,这些同样珍贵。人的一生最丰富的资产,往往就是与人的互动,跟人的交往。我们自己与他人,常常在不同时候、不同的生命阶段里,相互扮演着「施」与「受」的角色:彼一时,受人恩惠;此一时,可能成为他人生命中的贵人。
生命是为受报与还愿而来
生命无价,自杀绝不可能一了百了。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的自杀,不论是选择何种方式结束生命,都是非常痛苦的事。凡是自杀的人,死亡以后,自杀的情境会在转世之前,不断地跟着他,重复上演,直到业力解脱为止。
人死之后,决定我们下一生去处的关键,是我们的心识,也就是神识。通常,人死之后,心识会有几种不同的去处:一种是大善或者大恶之人,死后立即往生佛国净土、天堂人间,或者直接投生地狱、畜生道;另一种是普通人,死亡之后,便会进入中阴身阶段,又称中蕴身。在这个中阴身的过程里,如果是自杀的亡者,就会反复不断经历自己前一世自杀的过程,比如跳水、上吊、自焚等痛苦的画面,会不断地重演,直到业力消除,这种焦虑之苦才会跟着解除。
我经常讲,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具有两项任务:一种是受报,另一种是还愿。如果今生该受的业报尚未清偿而自杀,那就像是欠了一身的债款不还,而逃避躲了起来。但是躲起来以后,债务不仅不会消失,反而可能变本加厉地向你要回来,业力是不会凭空消失的。
关怀生命,尊重生命,除非死亡的一日自然而然到来,否则绝不可放弃生存的权利。有的人认为自己活在世上只是赖活,只是多吃一口饭,多吸一口空气,活着没有意义。其实,活着就是意义,哪怕是得重症的病人,或者已奄奄一息的将死之人,仍可发挥生命的价值。比如有佛教信仰的人,虽然已经躺在病床上,尚可以念佛号、念观世音菩萨,一者助己安心,一来为人祝福;或者是体力虚弱,出不了声的人,也可以在心里默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即使什么也不做,就是心里默默为身旁的人祈祷,为社会祝福,这也是在做好事、在发挥生命的价值了。
刊载于《法鼓山二○○八国际关怀生命奖──大会手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