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3, 2017

3.来日方长并不长~于丹

笔心:明白一个道理,来曰方长并不长!因为错过了可能就不会再来。
1. 全力以赴:
1.不是单打独斗。
2.用尽所有可资源。
3.想尽所有方法。

2. *懂得珍惜,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总有些猝不及防的变故让我们扼腕喟叹:本以为来日方长,有时候,没有赶紧完成的心愿,一转眼就来不及了。
3. 生命来来往往,我们以为拥有得很牢靠的事情,在无常中可能一瞬间就永远消逝了。有些心愿一旦错过,可能就万劫不复,永不再来。
4. *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拥有呢?一念既起,拼尽心力当下完成,那一刻当下,也就算是真正实在的拥有了。

Wednesday, June 21, 2017

*2.人生意愿的真正选择~吳韦材

笔心:
把握当下、来日方长并不长斜阳无限好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4476117503975&id=551173974

某夜,巧遇一司机,不过四十五岁,白天另有工作,开车是兼职,但攀谈片刻,他即表示生活疲倦且极端乏味。
我当他过劳。就开解说城市人多数过劳,放松一些,稍作调整就好。
     然而他话锋一转,说有位初院时的女同学,近日国外回来度假,同学叙旧会上这位生活充实丰富的女同学无意问了他一句话,而这话竟使他很想做出两个举动:一是立刻回家收拾随她到国外闯世界,一是冲过去一头撞在墙上。
    *原来女同学问了句:“你这辈子究竟为自己做过什么?”
    事实上,他也确实从来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这就不一样了。
*从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确实有点悲哀。人可以做无怨无悔的决定,但这个无怨无悔必须是心甘情愿的。
*事情两面看。
说不上他这种跟着大队毕业打工结婚生子是后果自负还是环境所逼。他并非不爱太太孩子,但他同时也强烈感觉自己这辈子仿佛除了求存就再没其它人生活动。这空洞感觉,翻滚酸溜。
    *多少人后悔在作出重要决定时忘了先给自己一个真正探讨自己的机会。
    都市里做人,用脑多过用心。用脑来选择人生道路,是跟随所谓理智。然而这些“理智”许多都是为配合社会环境造成的逻辑,大众人格如何配合,主流思想如何配合,等等等等,依照这些逻辑普罗大众的人生方式就变得理所当然,在社会操作形式维持之下,要应付社会与个体之间的互相需要当然没问题。但遗憾是社会变化莫测, 人的脑袋必须时刻追逐这些价值观才能适合求存。这是用脑做人的模式。各得其所,见仁见智。   
    但是,当人生来到某阶段,对生命看法就会开始注重焦点了。智慧渐增,情感更成熟,许多问题会重新向自己一颗心发问:“这,就是我要的吗?”
    脑袋是二分性运作的。对错,好坏,是非,非此即彼。但心不如此,心不热切于逻辑,心注重敏感,且拥有一个觉知。脑袋是社会教育的产物,心却是永远属于自己的存在。这位司机若早日得悟此道,或许当年在做决定前就会先坦诚地征求自己的意愿。
    至此阶段,我只能劝他说:多培养一些抚慰自己心灵的志趣,在维持生存以外,多往能让心灵愉悦的空间去,让自己的心呼吸顺畅些,再者,就是设法从爱的角度来重新看待职业、家庭和家人,那样也能得到某种平衡效果。
    唯有珍惜眼前,别再去想那个已经错过的路口。

1.再塑工程~吳韦材

笔心:

再塑工程、马斯洛需要层次、
笨女人~ 最可怕的发现并不是癌细胞扩散,而是发现我那些自以为是自由的过往,原来只不过是得过且过。”
“既然没死在病床上,那我就得用力地活在路上。”  ​​​

1.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指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求;

2.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指希求受到保护与免于遭受威胁从而获得安全的需求;

3.隶属与爱的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指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等的需求;

4.自尊需求(self - esteem needs),指获取并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

5.知的需求(need to know),指对己对人对事物变化有所理解的需求;

6.美的需求(aesthetic needs),指对美好事物欣赏并希望周遭事物有秩序、有结构、顺自然、循真理等心理需求;

7.自我实现需求(self - actualization needs),指在精神上臻于真善美合一人生境界的需求,亦即个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实现的需求。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6328554998975&id=551173974

再塑工程~吳韦

       近来好几位朋友都去学瑜伽,说是为了静心和减压。

        如今这市道,他们其中一位在广告公司里岌岌可危,天天上班,却惶恐被裁。另位是自己生意近日因租金一起再起而殘喘求存,原来事情到了个界限,就算再残喘也不是辦法,,,,

*一定要真正看清楚况,是生?是死?是伤?
大不了也就那样,必須面对解決,唯有如此說不定還能柳暗花明起来。

   雖然人力不一定就能胜天。但總不能因此就窝囊下去..既然明天还要睁开眼呼吸,那就得千方百计撑下去。

  我当然也遇过对挫折耿耿于怀的人。这些人,就是数学好,尤其是计算自己的失败,他绝对一次次一件件详细数得清楚。但失败计算来做何用呢?有谁是带着成功保险出世的? 败了就败了,重新来过虽也未必是康庄大道,但总得走下去呀,同样需要勇气,有勇气寻死,倒不如拿那点勇气活下去。

   真的,先换一个心态。

   许多一直以为自己不可能接受的事,也许只是自己没给过自己一个尝试接受的机会罢了。

   那天搭德士时遇到位因裁员而转行开车的德士师傅,他給我感觉倒很特别,在我一上车后他就语调轻快且态度谦和:“先生,我刚转行,路不熟,请你多指点。”他完全没有一点委屈状,我由衷佩服。
这,就是一种能量,一种对生命对生活仍有足够信任的能量,但却不是人人都有的。与其自怨自艾,倒不如用自怨自艾的精力去鼓励自己,那真是实际多了。

          谁可以评断你的生活价值呢?你自己。

        谁的观点和想法足以影响你呢?也只有你自己。

        就连自己的软弱还是坚强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一切就是自己來负责。

        也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介怀于什么流行气候,也不必介怀于某些外在的形式。需要改变的话那就改变吧。改变后的生活踏不踏实?能否接受?就用义无反顾的努力来证明一切。

       自我调整,是自己的內在工程,实在不必劳师动众通知六姑姐或三叔公,實在轮不到任何人来参与...只要过得了自己这一关,就自己负起全责。臉面?这问题更简单,既只是脸面,只要内心良知不泯,脸拉下来就拉下来,无印良品就不必包裝,没包裝一样可以做人。

        很多人,只会越来越惯纵自己,却不是越来越爱护自己。

        人的自爱,也需要不断鼓励才能堅持。要學會鼓勵自己...

        无论发生什么事,最靠近你的人就是自己,你不能虐待或辜负这个人,至少不能辜负这个身体。你平时是怎样爱自己的?是纵容?放任?还是有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而珍惜这个价值?我觉得这样才是真正懂得为什么要爱自己。

        世上没人能抢夺你的自爱,因为那是一个人能活着而因此感到还有价值的缘由。

再塑工程,说易不易,说难也不难。

 所以我从没悔过那些乐活课程,因為我已经看到不少同学都在略作调整了,胸襟开阔点了......就算以前委屈了自己,如今要进行再塑工程也不遲。而那些以前一直被自己惯坏的在一时间或许会感觉再塑不容易,但世事无绝对,温室的花,移居到室外不是不行,是要慢慢适应。

       再塑工程,最难其实还是在于心智,只要这方寸的所在健康了,打开窗口....馬上就有天空。

4.“我”到哪儿去了~于丹

笔心:往往是你最看重的,一定会把你裹挟进去,让你变成它的囚徒,这时候“我“就丢了。
中国禅宗公案故事
公差、犯人和尚

1.包袱、2.公文、3.和尚
1. 包袱是什么?
是我们每个人的物质生活。
物质生活的改善会伴随我们一生,它不会丢。
2. 公文是什么?
公文是我们的职业。
一个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总要有一个社会角色,要通过一种职业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价值。
3. 和尚是什么?
和尚是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
当自我还在时,我们押解和管理着这个囚徒。
4. 当我们日复一日地忙碌着,过分专注于一件一件琐碎的事情--自己的事、家人的事、工作的事、朋友的事,就会越忙越忽略自我的感受,不知不觉将自己置换成囚徒。
5. 表面上看,和尚还在,日复一曰忙碌的事都没有丢,自我却找不到了。
6. *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呢?
人最想得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的囚徒。
7. 往往是你最看重的,一定会把你裹挟进去,让你变成它的囚徒,这时候“我“就丢了

Monday, June 19, 2017

3.宁静是一种生产力~于丹

笔心: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意思是指大家都在忙碌的事情,你能够悠闲地对待它,才会有时间,有心思去满足自己的闲情逸趣。
1. 别人忙碌追逐的你不追逐,别人置之不理的你用心去体会。
2. 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发现一种生活方式,发现生命的质量
3. 菜根谭里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4. 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
5. *故事很简单,道理却很深刻。
6. 天地万物是可以映照在我们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静,因为水流就是如此。
7. 喧嚣的小溪把碎沫拍打在山崖上的时候 澎湃的大海把浪花摔打在沙滩上的时候,它能照见世界吗?它什么也看不见。
8. 一个人心里有太多欲望,或是过分在意他人的赞誉我诽谤之语,这颗心就会像喧嚣的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荡着,躁动着,以这样的心看世相和自我,能没有偏差吗?
9. 如果不能拥有一份宁静,不能拥有一种闲适,我们能看见生命的本真吗?

2.一山一水一世界~于丹

笔心:

人们追逐成功,而成功却无法带给个人生命价值的全部满足。或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意趣、一点闲情、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那些闪光的零碎的时间。

生活的艺术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趣来趣快了。在我们匆忙行走的同时,焦虑和压力与日俱增。

许多所谓成功者的生命版图中填满了头衔和财富,却缺少了灵性和健康。

现代人的头脑,充盈着太多大多的知识;现代人的思维,充满了太多太多的逻辑…可是,在心灵的方面,我们也丧失了相当丰富的内涵。

许多人忙忙碌碌,忙得没有时间去体味心灵中那些细微的悸动,去体会生命的美妙,这也是一种心不在此的状态。

林语堂:现实加上梦想,再加上幽默,等于智慧。

如果我们顶天立地,生命将不失崇高,但是它轻盈灵巧吗?
如果我们忍辱负重,人生将有所沉淀,但是能举重若轻吗?
我们能否多一点幽默,以化解苦难?
我们能否多一些悲悯,融化僵硬的心灵?
缺少这些元素,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是智慧。

悠闲与时间无关,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悠闲是生命的一种节奏。


Sunday, June 18, 2017

1.幸福三宝

生存的過程有如磨亮自己的砂石,提升我們的人性、修養我們的精神,讓我們擁有比來到此生更高境界的靈魂,然後離開這個世界。

人類存活的意義與價值,就是提升心志與磨練自己的靈魂。

笔心:**有人说,想要幸福,三个词很关键:物质、情感与精神。(身、心、灵。)
物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1. **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做起来太难,可还是要从道理一点点说起。
2. 做个有趣的人~于丹
3. 都说忙得疲惫顺乱,但是又都停不下来。
有意义的事越来越多,有意思的事越来越少。
4. 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个有趣的人。
5.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6. 闲则能阅读,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真正多悠闲,养着天真气,养着好奇心,养出一份超乎功利的有趣。
7. 做一些无用的事~白岩松
8. 轮回?
远方的事,只是一面镜子;当下的路,还得要我们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9. 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反而渐行渐远,问题出在了哪几?
10. 仔细想想,除了物质,情感与精神这两个层面,您关照得够吗?
**11. 情感是幸福的依靠,精神更是幸福的支柱。如果物质是正方,还很高,可情感与精神都是负分,加起来,你的幸福总分会不会是负数?
12. 光做与钱与权与名有关的事,看似都有用,就真的够用吗?
13. 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时间长了,什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
14. 生命中的平淡时光占大多数,而心静下来,茶里,却总有滋味。
15. 如若没有强迫自己闲下来的爱乐时光,没有同样看似无用的喝酒,喝茶什至发呆的时光,苦役早己不堪重负。
16. 于是遂渐明白,正是这些无用的事平衡了生活中必有的苦,什至有时觉得这些事才是人生中最有用的事。
17. 人生是条单行线,如若只为目的而忘了过程,人生,其实才真的是苦役。
18. *茶、酒、琴又或其他,也都只是手段,让心静下来一些,让生命分一些时间给看似无用的事,这才是目标。
19. *心不静,幸福来不了;人没有更多与内心对话的机会,生命鲜活不起来。
20. 总要有个机会和忙/盲/乱告别,把更好的人生拿起来。
21. *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奢侈品,而除了幸福,我们又似乎什么都有人人匆匆忙忙向前进,又时常困惑:我要去哪儿?
22. 忙、盲与,是当下的一种病,做些无用的事,是其中有益的一点儿药方。
23. 联想:
生命三宝:
存精、养气、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