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2, 2018

理解 vs 知识,阅读

经典名著该怎么读 
http://www.zaobao.com/forum/views/talk/story20180421-852605?xtor=CS2-6

*一个人要想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读”只是一个过程,“背诵”也是一个过程。
**“理解”才是知识内化的关键。没有“理解”这个内化过程,读得再多,背得再多,都是下在头上的雨水,不是被自己用毛巾擦掉,就是被太阳晒干了,哪能滋润心田培养出茁壮的灵魂?

经典是好东西,可是好东西需要教导与传授。

*越是经典,内涵越丰富,越需要有人讲解,需要琢磨和品味。

*和同学争辩,和朋友分享,和老师讨论,再去仔细琢磨文章词句,才能体会其中的精髓,跨越其时代局限,与时俱进,适应和帮助现在的自己。

**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不外乎就这个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理解能力、评鉴能力和创造能力。每天听华语,每天说华语,常常读华文,这已经是在培养孩子三种重要的能力。

*可是作为更高层级的写、理解、评鉴、创造,却不是可以简单培养的。多写多练,增长自己的表达能力;认真思考辨析,增长自己的理解能力;博采众家以形成自己的评判标准,增加自己的评鉴能力;烧脑构思,灵感纵横捭阖,才能增加自己的创造能力。

经典应该读,但是要读懂才有用。经典是好东西,但是读经典不能代替所有的阅读。

*要自己读、老师讲,还得自己想,与别人辩,方能增加自己才能,化经典为自用。

Saturday, April 14, 2018

学习

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
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乐
光读书而不思考,则会迷糊。
光思考而不读书,刚不易增进。

多听,有疑问的先搁一旁,别说没把握的话,就能减少错误。
多看,有疑问的先搁在一旁,别做没把握的事,就能诚少后悔。
学习应不恥下问。
不努力就达不到目的,
不行动就无收获,
不忠诚就没有亲近的人,
不讲信用就得不到信任,
不恭敬就会失礼,
小心记住这五点。

君子在说之前先做,做到了才说。
君子博爱而不偏私;小人偏私而不博爱。
君子所了解的是义,小人所了解的是利。

*君子有时也会违背仁道,小人则不可能有仁道。
君子只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坏事;小人刚好相反。
为君子做事很简单,但使他高兴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欢喜,他不高兴;为小人做事贝则很难,但使他很高兴却很简单,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欢喜,他很高兴。
人分为五个层次: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
所谓庸人,心中无谨慎行事的观念,口中说不出有道理的话语,行事不依自己的能力,小事明白而大事糊涂,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隨波遂流,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
所谓士人,心中有原则,有明确计划,即使不能尽到冶国本分,也必有遵循法则;即使不能集各种善行于一身,也必有自己的操守。
士人知识不一定广博,但所知正确,话不一定多,但所说的有理。路不一定走远,但所走的是正道。
知道所知的正确、所说的有理、所走的是正道,则不拿生命形体去交易。
他不认为富贵是好处,贫贱是损失,这样的人就是士人。
所谓君子,言必忠信而心无怨恨,身怀仁义而不自夸,思想通达而说话不专断,信仰理想而自强不息。从容的样子看似很容易超越,但无法达到他的境界,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所谓贤人,品德不逾越常规,行为符合礼法。言论可让天下人效法,而不会伤身,道德足以感化百姓,而不招禍。虽然富有,而天下为无怨;施恩天下,而不病贫。这样的人就是贤人。
所谓圣人,品德合于天地之道,变通自如,能探究万事权本,调和自然法则,遵循大道成为自己的本性。光明如曰月,变化如神灵。民众不知道他的德行,看到他也不知道他就在旁边。这样的人就是圣人。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修身;知道修身,就知道如何管理别人;知道管理别人,就能夠治理国家。
庸人是一般平凡人,士是出社会行为处事的基本标准。
身怀仁义是君子必须的条件,几近达到仁人的境界。
贤人的行为符合礼法,不逾越常规,是道德足以感化百姓的仁者。
圣人修养自己到最完美的境界,言行不用思考,从心所欲也不踰矩。